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心·专栏


其实你很好,支棱起来,不要丧啦~~~

更新日期:2021-02-19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希望被关心,被疼爱。

小时候,我们会和心里的小孩一起玩耍,一起长大,充满童真和快乐。可是随着我们年纪越来越大,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小孩慢慢被我们抛到脑后,渐渐遗忘。

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也失去了生活的力量。

主人公是个刚成年的18岁女孩,这一天,是她的生日,却没有人为她庆祝。

寂静的深夜里,她打开社交媒体,全是朋友们结伴出去玩的美好生活,没有人记得她,在意她。总有一个声音在一边对她说:

“你挺无趣的”,“她比你好看”,“没人在意的”,“不要抱希望”……

脑海中这些让人消沉抑郁的话像庞然巨兽,无情的撕裂女孩脆弱的心。

外界的冷言恶语,犹如幽灵般,时刻紧随,不断折磨着她。

她看着自己小时候开心的照片, 可爱天真,在对她微笑,与黑白的她不同,这个小女孩是彩色的。

忽然间,她发现自己跑到在另外的时空,和过去的自己相遇了。

她看到,那个小女孩本来很开心的在画画。但是一句“你没有天赋”穿心而过,神情开始变得暗淡。

她给朋友展示自己的画,朋友说她真傻。

在学校里被推倒嘲笑。

一个人玩耍,却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长得丑。

一句句冷言冷语,紧紧的束缚着她。自此,小女孩开始变得束手束脚,一点点失去了原本的热情和张扬。

她越来越害怕跟人相处,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

孤独,且敏感。

慢慢的,被否定和质疑多了,女孩也开始自我怀疑:

你是个失败者,不要再努力了。

你是个怪胎,没人喜欢你,你总是一个人。

他们不想跟你在一起,没用的家伙,性格孤僻。

……

沉重的心理暗示让女孩感觉窒息,自我否定和低自我价值感占据了她的心,令她饱受抑郁和焦虑的苦恼。

最终女孩看见自己被满身的枷锁拖进黑暗,一蹶不振。

绝望无助包围着她。

这个时候,一句“没人爱你”再次穿心而过,她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了,夺眶而出。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想到,我们每个心中也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

这个内在的小孩,经常为为我们承担情绪垃圾。

我们以为,只要不被人知,只要在白天里制造更多的快乐,就可以隐藏这些累累伤痕。

但是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会出来寻找安慰,甚至痛哭流涕……

你有多久,没有倾听自己?

孤独的感受最是伤人。

她一边痛哭,一边抱着内在的自己,似乎是想拼尽全力,去温暖另外一个她,给她强大的力量支持。

女孩,双手紧紧抱住了小时候那个无助的自己说:你是重要的。

这是一个在伤痕中看见真实自己的故事。

如果这个小孩不出现,也许女孩都不会知道耳边那个一直否定自己的声音来自哪里,它来自她的经历,外界的恶意否定,也来自她自己,对自己的厌弃。

没有人会不带伤痕地长大,我们一生要学会的,就是去疗愈这些伤痕,而不是逃避、无视,任由自己心里那个脆弱的小孩被欺负、捆绑、独自流泪、无人问津。

女孩在一个拥抱中,终于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灰暗的世界终于有了色彩,对生活她有了新的勇气和热忱,才会拉开了窗帘去看一看外面,告诉自己:“你做得到。”

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内心小孩,弗洛伊德把他称为“本我”,而成年自我被称为“自我”。另外他还创造了所谓的“超我”。超我是内心的道德,现代心理学称他为“父母自我”或“内心的批判家”。如果你处在内心的批判家模式,那么内心的对话就会是这样的:“别做这种傻事!你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做不了!你一无是处!”

如同这部短片的导演汉娜说的:“你一无是处那是因为你在这样暗示自己。你越关注那些把你说成一文不值的错误观点,就会越相信相信这就是事实。而一旦你开始肯定自己的重要性,周围的人也会开始支持你。

自我肯定,有一种向上向好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研究称:懂得自我肯定的人,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处理威胁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的信息,促进个人成长。

挣脱束缚的关键,在自己。

别丧了,其实你可以做到很棒。



上一篇:让你丢盔卸甲的伤痛,需要用一生与其和解

下一篇:知道么?你的脸泄露了一切!!!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