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心·专栏


长不成理想大人的小孩,和充满了遗憾的大人

更新日期:2020-12-25

《步履不停》讲述了因为大哥纯平的忌日,聚集了一大家人,三世同堂,两天一夜,吃饭,散步,聊天,洗澡,琐碎但真实,平凡却深奥。

那些似白开水对话中流露出的浓浓爱意和深情,那些我们平常没有留意的瞬间,又何尝不是我们现实中的生活呢。许多想说的琐事终被遗忘,不知不觉间磕磕绊绊便是一生。

那是夏日里冒着热气的一天,沁凉的麦茶、冰镇的西瓜,榻榻米上摆满了母亲悉心准备的料理。久违的横山一家人,每年因为大哥纯平的忌日才会聚在这里。孩子们的嬉笑打闹,母亲的碎碎念叨,乡医父亲的不苟言笑,中年人们交换着彼此那些关于家庭、关于事业的成熟烦恼。

这一家子,如今已分裂成三个小部分。作为一家之主的爷爷恭平,如今已从诊所退休,与老伴敏子一同照料两人的家,女儿千奈美和小儿子亮太已分别组建自己的家庭,在外安居。

而十五年前长子纯平的意外离世,是这个家庭难以完全弥合的深层创伤。对于恭平和敏子两位老人来说,他们失去了被寄予厚望的长子;而对于千奈美和亮太而言,手足兄长自此缺位。从影片中的对话可以得知,亮太的继子小敦也在幼年失去了生父。画面中,并没有看到人们出离的悲哀和眼泪,反而是一片平淡祥和。

当年被纯平用生命救起的孩子良雄,如今已成为大学生,每年他都应邀前来祭拜。良雄感恩于纯平的无私牺牲,却也因此负重,在横山一家面前,他感到抱歉、窘迫不安。当听到母亲邀请良雄来年再会时,亮太表示不忍,母亲敏子却道出这是自己对他的惩罚。

即使生活平淡如水,生者仍好好地过着日子,但失去至亲的伤痛永难消弭。扫完墓回家的路上,婆婆与亮太说起黄蝴蝶的传说,“有人说蝴蝶在冬天幸存下来,第二年会变成黄色。”这个传说让婆婆认为,黄色的蝴蝶代表着亡者的灵魂,这让她想到已逝的大儿子,所以她每次见到黄色的蝴蝶,都会很伤感。嘴上说已经忘了生父模样的小敦,也在夜深人静时,对着蝴蝶诉说深挚的思念。

人无法停留在回忆和过去,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刻骨铭心,也只能被岁月和生活不断推着向前,以时间的药缓解痛楚,将对逝者的那份情感深藏于心。

除了对逝者的思念,电影更表现着生者的无奈。敏子在与丈夫发生龃龉后,几十年来,每逢独处便秘密地听歌、自虐般地回味着伤痛;亮太与父亲恭平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然而也只能抱着裂痕,沿着生活的轨道走下去……

看到最后,母亲送良多一家离开的那个场景,她是特别亲切的,可儿子却在逃避。到了车上,良多才想起昨夜和母亲闲谈时,忘记的相扑手的名字,他说:“每次都是这样,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生活的一些事情,等察觉到才发现总是慢一拍,想说的话还没好好说,想做陪着父母的事情还未开始做。良多是不善于表达的人,不知道怎么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连心里的在意和答案也通常想想算了并没有说出口。我们总是拖延,连表达爱也是。

那些剧烈的、难以抑制的、汹涌的情感波澜,总会变成一道平静轻柔的涟漪。往事不可追,“遗憾”二字,是无奈人生的常态。

是枝裕和在《步履不停》同名小说的开篇,就点明了这其中的遗憾:

从那之后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当初若是这么做的话”,或是“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得更……”之类的感伤,至今仍会不时地袭上我心头,感伤伴随着时间沉淀、混浊,最终甚至遮蔽了时间的流动。

在这段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



上一篇:不自信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样的父母

下一篇:不要让你的世界里,遍地都是“玻璃渣子”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