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心理百科


2025年心理治疗师报考指南|国家卫健委、人社部发证

更新日期:2024-11-01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心理治疗师这一职业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心理治疗师的职业特点、与心理咨询师的区别、职业含金量、报考条件及流程等关键信息。

心理治疗师职业介绍

心理治疗师是由国家卫健委统一组织考试,并由国家卫健委与人社部联合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持有者。这一证书是目前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执业资格,其权威性和行业认证水平远超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全国通用,国家认可。

心理治疗师与心理咨询师的区别

1. 服务对象和方法:心理咨询主要面向正常人群的心理问题,而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异常人群。

2. 从业场所:心理咨询可以在多种场所进行,如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而心理治疗主要在医疗机构内提供服务。

3. 法律边界: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心理咨询师不得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含金量

自2017年国家劳动保障部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后,心理治疗师资格考试成为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高含金量执业证书。心理治疗师不仅需要在卫健委备案,还需接受继续教育积分考核,是国家高度认可的新兴职业。

心理治疗师资格考试

心理治疗师资格考试分为初级(师,专业代码212)和中级(师,专业代码386)两种,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一部分。

招生对象

1. 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医疗、护理、心理咨询与治疗和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 心理机构或岗位上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或助理。

3. 计划进入医疗卫生机构从业的医、护、心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4. 有志于加入心理行业,从事心理咨询或治疗工作的人员。

报考条件

1. 初级资格:

- 相应专业中专学历,5年相关工作经验;

- 相应专业专科学历,3年相关工作经验;

- 相应专业本科或硕士学历,1年相关工作经验。

2. 中级资格:

- 相应专业中专学历,7年心理治疗师工作经验;

- 相应专业专科学历,6年心理治疗师工作经验;

- 相应专业本科学历,4年心理治疗师工作经验;

- 相应专业硕士学历,2年心理治疗师工作经验;

- 相应专业博士学历。

考试具体事项

1. 考试时间:每年4-5月举行,成绩保留两年有效,两年考4科,每门60分合格。

2. 考试地点:全国各地均设考点。

3. 考试科目:包括《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4. 考试形式:人机对话单选、共用题干单选和共用备选答案单选,全部为单选题。

5. 证书颁发:成绩合格者,由国家卫健委和人社部颁发《心理治疗师》初级或中级证书。

报名流程

1. 网上报名:通常在每年12月左右,通过中国卫生人才网进行。

2. 现场确认:需携带毕业证、学历认证、考试申报表、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3. 资格审核:分为考点初审和考区终审。

4. 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打印准考证。

5. 参加考试:通常在每年4、5月份。

6. 成绩发布:考试结束后两个月内公布。

考试大纲

212 心理治疗师初级(师)考试大纲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心理学基础知识

2. 人类心理发展

3. 人格理论

4. 社会心理学理论

5. 文化与心理卫生

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1.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2. 医学伦理道德

三、相关专业知识

1. 精神病学基础

2. 心理测评与评估

3. 健康心理学与心身医学基础

4.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

四、专业知识

1. 心理治疗概论

2. 心理治疗师

3. 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

4. 精神分析治疗

5. 以人为中心疗法

6. 行为治疗

7. 认知治疗

8. 婚姻与家庭治疗

9. 团体心理治疗

10. 暗示与催眠治疗

11. 危机干预疗法

五、专业实践能力

1. 焦虑障碍

2. 躯体形式障碍

3. 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4. 应激相关障碍

5. 进食障碍

6. 睡眠障碍

7. 性功能与性心理障碍

8. 人格障碍

9.心境障碍

10. 精神分裂症

11. 自杀问题

12. 儿童和少年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13. 成瘾行为

14. 心身疾病

386 中级心理治疗考试大纲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心理学基础知识

2. 人类心理发展

3. 人格理论

4. 社会心理学理论

5. 文化与心理卫生

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1.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2. 医学伦理道德

三、相关专业知识

1. 精神病学基础

2. 心理测评与评估

3. 健康心理学与心身医学基础

4.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

四、专业知识

1. 心理治疗概论

2. 心理治疗师

3. 心理治疗的共同因素

4. 精神分析治疗

5. 个人中心治疗

6. 行为治疗

7. 认知治疗

8. 婚姻与家庭治疗

9. 其他心理治疗(危机与干预疗法、集体心理治疗、森田疗法、催眠治疗)

五、专业实践能力

1. 焦虑障碍

2. 躯体形式障碍

3. 神经衰弱

4. 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

5. 应激相关障碍

6. 进食障碍

7. 睡眠障碍

8. 性功能障碍

9. 性心理障碍

10. 人格障碍

11.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12. 精神分裂症

13. 自杀问题

14. 儿童和少年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15. 成瘾行为

16. 心身疾病



上一篇:2025北京地区心理治疗师报考指南

下一篇:关于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