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心理百科


直播课:亲密关系中“作精”那点事

更新日期:2021-11-17

这篇文章来自于2021年10月20日王彩云老师的《曼课堂》公益直播课。在生活中常见,女生在亲密中爱折腾,适当的“作”很可爱的行为,但任何事都讲究一个“度”,如果超越了这个“度”,就会让人感到反感,感情也会在不经意间发生破裂。

王彩云:

上次跟大家分享了夫妻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生活总是一地鸡毛。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吵架,但是一方总是有些过分的行为,我们把在关系中这些互动的行为,被称为“作”,我们今天主要探讨在亲密关系中的这些“作精”们的,到底是为什么“作”,从心理学的视角上,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01“作”和“作精”

“作”我们今天讲的是三音时,并且是网络用语“作”指整事。”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没事整事儿。“作精”通常指在关系中纠缠,没事找事的人

02“作精”是一个中性词语代表一种现象

当我们听到“你就作吧”“不作不会死”时多少就带有贬义,感觉就是没事整事,而且是把把自己整惨的感觉,实际上这只是他人视角来命名一类现象。“作精”也一样,在关系中的这类现象比如一方或者双方很“作精”都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两人没有在一起时不这样,进入亲密就慢慢开始“作”了。实际上“作精”自己也不舒服,也就是说这是关系互动的产物。但是这个现像长久下去会对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03“作精”在关系中的表现形式

从“作精”行为的指向性分为三种形式(1)“作精”行为是指向对方的,这个行为让对方不舒服。举些苦笑不得的例子我们先看第一个例子:情人节了,老公下班回来看老婆不开心,就问你怎么啦?老婆说:‘“今天什么日子”老公说:“哎呀,我给忙忘了,真对不起老婆”老婆说了:“这就说明你心理根本就不在意我”老公说:“我怎么不在意你呀,我现在就给你买去”老婆说:”现在再买的也没意义了,因为那不是发自内心的”老公有点生气了说:“那到底我怎么做你才满意呀,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老婆说;你看每次都这样,你没有买花儿,还发脾气,这能说明你在意我吗,”老公没办法了就说;“是是是,我错了以后我改,我这次没在意你的感受”老婆说:“你刚才还说你没有不在意我,现在又承认了,到底你哪句话是真的,我能相信你吗”再举个例子。 一对年青夫妻。刚结婚不久还没要小孩,老公开始努力赚钱养家,,不再像以前天天陪伴妻子,妻子感觉很生气,开始养宠物,养了好几只猫狗,但是从来不收拾,老公下班回家先要收拾宠物闹的一片狼藉,还要哄对方开心,如果老公稍加责备老婆就哭闹玩失踪。第三个例子, 一对大学生恋人,快毕业了彼此都在准备毕业论文,准备考研等,双方都很焦虑。男朋友为了静心准备减少了和女友的联系。女友感觉被忽视了很不开心,毁了男友送的一些东西不解气,最后把男友的毕业论文偷偷删了。结果让男友发现的瞬间崩溃。

(2)“作精”的行为是指向自己的,自己虐待自己目的是让对方难受。《情深深雨蒙蒙》依萍和何书桓分手,如萍和书桓相爱,依萍跑来献祝福,结果自己阴阳怪气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后,来唱歌晕倒,之后跑到大桥上跳桥。(3)“作精”行为先指向对方,对方不耐受后互作中国式离婚中;开始林小枫对生活不满,特别是她总说自己这样没关系,但是孩子不能过这种生活,所以一直催促丈夫去私立医院挣大钱,而宋建平安于现在的状态,在自己医院是一把刀,对自己的医院有情感并不想出去,林小枫各种不满,鸡毛蒜皮小事就与丈夫争吵。丈夫如她所愿了,并没有停止抱怨,而是换了方式“作”——以怀疑丈夫不忠为主线各种的闹,最后丈夫也忍无可忍后开始反击,丈夫在QQ上假扮他人跟林小枫谈感情,撩拨林小枫,并且在林小枫已经开始投入的时候,约她出来见面揭露妻子,从而达到羞辱对方一解心中之恨的目的。整个两个人的生活就是互作。

04三类“作精”的共同的特点

就是使之痛苦。但是这个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初始目标,开始相爱通常朝着双方幸福的目标前进的,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各种作的短期目标就变成了使之痛苦。这个行为的前提是他不给我我想要的东西,我很愤怒我痛苦,SO我也使之痛苦,最终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作精”行为要到自己所需之物。

05亲密关系的本质

在讲解理论之前呢,我们先澄清一下恋爱以及夫妻关系中双方关系本质

两个之前陌生的成年人,经由认识了解,产生好感,从喜欢对方到爱上对方。开始双方的意识层面都是获得幸福。但是还有另外一面是使之幸福。所以一个人在两个人的关系里实际上是接受和付出两个层面的。我们需要被爱,同时也会付出爱。说起来简单,然而实际关系中每个人爱与被爱被赋予的含义却有很大的区别。举个例子说;有些人认为你爱我就要听我的,要宠着我,要每天都和我在一起,要时时刻刻关注我。认为爱对方就是给对方做饭,生孩子,时刻了解对方的情况,事无巨细叮咛和嘱托,等等,所以如果关系中一方有各种各样的使自己幸福但是忽视他人是否幸福,使他人幸福又不会知道他人如何才是幸福的,就会产生供需上的不满足挫败感,由于挫败感产生攻击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各种“作精”

06从心理动力学视角解释这种现象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佛洛依德,他认为人总体上是驱乐避苦的。人的行为是靠内部动力驱动。这种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于本能。一 、人类的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一切爱和亲密的本能,死本能包括对外的侵犯和对内的摧毁,当然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攻击本能。生本能我们就很好理解,婴儿出生只要得到很好的照顾喂养,自然就长成熟然后成家养育后代,这是和所有生物一样的规律。死本能也是一样的,从生命的视角看,生命是从无机到有有机物的,那最终还是要回归无机物,这是一种有吸引力的趋势,从人类战争来看,不管目的原因如何总体上是启动了死本能。二、他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人格结构在六岁(大概)前基本就建构完成了,以后人的一生都在重复童年的事。只是形式不同在这个六年中按照性本能发展又分为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如果被过度满足和满足缺失都会形成固着点,也就是将来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伏笔。0—1.5岁口欲期,这个时期儿童主要享乐或者说,能不能顺利成长就在于是否很好的被喂养。1.5—3岁肛欲期,这个阶段儿童主要享受器官在肛门,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带来的快乐。训练儿童大小便意味着一边享受,同时还要有节制或者有规律的享受。所以也是儿童发张控制能力的阶段3—6岁俄狄浦斯期。这个时期儿童有了性别意识,性本能开始流想生殖器官,儿童开始以幼稚的思维喜欢上异性父母的一方并且幻想能够和他或她结婚。有了第三人视角。并且会在这个阶段完成自己的性别身份认同。理论就简单介绍到这里,我们看看这样的理论是如何结合到“作精”现象的。

07理论与实际

三种“作精”现象,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作精”本人开始感觉到了不舒服,不管是没收到礼物,没有被重视,没有夫贵妻荣,因为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不被满足,所以后面才有了不同指向的“作精行为”但是“作精”的“作”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婚姻解体,而是想得到自己所需。我们从生死本能来解释,开始相爱,我们启动了生本能,爱对方,爱自己,当自己需求受阻之后启动了攻击本能,也就是死本能。死本能启动就是要么自毁要么侵犯。首先不管方向是向内和向外都是破坏性的。从人格发展水平上来看;从受挫的需求上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个阶段没有顺利过度,产生了固着点,那我们就需要内省然后做一些个人成长。结合实例来看,要关心,要礼物,要温暖,要亲密要黏在一起,这些都充斥跟另一方要的精神以及物质上的需求受挫,明显跟口欲期相关要听自己的安排,要对方接受自己的方式,各种的卫生,秩序的强迫性需求,这些跟掌控相关的那就要追溯到肛欲期。不管是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受挫,还是掌控感也就是权力的受挫,引发的不快和相应带来的对自己和他人的攻击就催生了“作精”这种事情但是关键一点行为的一方对这个内在的动机并不太清楚,而且自己确实有很多不满。所以我说这是关系中供需所导致的攻击或者互相攻击的行为,行为目的是得到自己所需。 开始是我要你爱我——我不舒服我还是需要爱至少是安慰的——我表现出来虐自己或者虐你——逃避了痛苦。

08“作精”要先学会爱自己。给自己所需。学会换位思考

不管我们跟亲密关系中的一方要什么,情感也好物质也罢,首先我们要有自己爱自己的能力。然后我们才发展出爱别人的能力。 关系中的施与受

一个好的关系是相互给于爱,同时接受对方的爱。当然互动过程中也会有相互吵架拌嘴,也就是我们说的攻击的部分,通常我们不把这部分看做是坏的,往往矛盾修通之后不会影响感情然而如果这个施与受的过程让一方或者双方都不舒服或者痛苦,那么这就是破坏关系的。这样的关系如果不去调整很难走的很远。假定一方说我很爱你我做出的努力都是为了爱你和维护我们的关系,然后另一方却感受到那了痛苦,想逃离。




上一篇:强迫症的合并症有哪些?

下一篇:焦虑怎么办?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